5日下午,央视发布消息称,京东成为2022央视春晚独家合作伙伴。春节期间,京东将发放总价值达15亿元的红包和实物。这是继淘宝之后,又一个进入春晚的电商平台。
据悉,京东今年的春晚活动将从腊月二十二(1月24日)开始,持续到正月十五(2月15日)。在京东APP上,可以提前预约春晚互动活动,邀请好友共同开启锦鲤宝箱。
在此之前,淘宝、抖音、快手、微信、支付宝等多个平台都与央视春晚合作过,并借助春晚的超级IP和10亿级的流量,进行了一波疯狂拉新和品牌传播。
作为电商平台的“老三”,京东5亿年活跃用户,远低于淘宝和拼多多,随着抖音、快手等直播电商的崛起,京东这两年更是活得压力山大,春晚可能是它翻身的绝佳机会。
一、春晚红包大战往事
最早登上春晚发红包的互联网平台是微信,并在春节期间风靡一时,被马云称为“偷袭珍珠港”。
2015年,腾讯以5303万元拿下央视羊年春晚独家合作权,并与春晚企业赞助商合作推出了在微信“摇一摇”的抢红包活动,发放5亿现金红包,打响了春晚红包大战的第一枪。
经此一役,微信在2015年第一季度月活用户突破5.49亿,支付用户达到4亿左右,逼近支付宝。据官方统计,除夕当日微信红包首发总量达10.1亿次,当天晚上摇一摇互动总量达110亿次。这番操作,不仅为微信平台拉到大量新用户,还通过春晚抢下支付宝大片的移动支付市场。
微信的崛起让支付宝感受到了威胁,于是在2016年,支付宝不惜花重金2.69亿元拿下春晚,并通过“集五福”的形式,送出8亿红包,比微信多出整整3个亿。据了解,春晚期间支付宝“咻一咻”红包总参与3245亿次,峰值210亿/分钟。虽然此举丝毫未撼动微信在社交上的地位,却很好地阻击了微信支付的攻势。
紧接着的2018年,淘宝如法炮制,通过春晚跨屏互动分发6亿红包。根据阿里披露的数据,共有超过1亿户家庭在观看春晚的同时参与了手机淘宝的互动,无论从效果上还是互动上,都与微信、支付宝的春晚营销相去甚远。
接下来就是2019年百度“好运中国年”活动分发9亿红包,日活峰值突破3亿;2020年快手通过“点赞中国年”活动,以“视频+点赞”的方式发放10亿元现金红包,红包互动总量达到 639 亿次,红包站外分享次数达到 5.9 亿次。
这几个后来者虽然都取得不错的成绩,但声量和效果已不如之前的微信和支付宝。而随着玩法的成熟和用户习惯的养成,不管上不上春晚,各平台之间都会想尽办法在这一时期争夺用户。
据统计,2021年春节,抖音平台上用户拍摄1.3亿个短视频“云拜年”,支付宝参与红包拜年的用户上涨了近270%,除夕当天快手用户领取红包总次数达90.3亿。各大平台通过短视频拜年、抢红包、直播抢年货等方式再度打响流量争夺战,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。
二、春晚营销的难点
今年春晚,是京东的关键一战。虽然拿下央视独家合作权,但各平台必然不会放过春晚这个机会,京东或将迎来一场苦战。
营销专家魏家东直言,“在春节期间做营销,走心很重要,这个走心不仅仅是说企业要用心去做,重要的是让用户可以把你传达的内容放到心里。‘走心营销’激发了用户的感情,走的是心,流的是泪,记住的是品牌,在上春晚之前,通过广告、公益活动配合起来,那才是有章法的营销。”
零壹财经合伙人于百程认为,“春晚红包能够阶段性明显提升用户量,但是否能够将用户留住,还是依赖于平台和产品本身是否能持续满足用户需求。”苏宁金融研究员黄大智则强调,“提升用户基础与提高市场份额两者并不能划等号,市场份额的提升需要产品、运营等一系列因素的叠加。”
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孙佳山表示,“近年来央视春晚广告被互联网公司包揽,这个现象的背后揭示出网络文化的主流化问题,即不仅互联网市场的广告超越了传统媒体的广告规模,互联网文化也正在越来越主流化,这也是互联网企业持续和央视春晚深度合作的深层次原因。”
正如孙佳山所说,央视意味着权威、意味着高门槛,能够与央视在春晚这么重要的舞台上合作,而且还是独家,这对企业的品牌形象会有一个广泛的、良好的提升。
对于首次上春晚的京东,会带来什么样的拉新效果?能否进一步打响品牌知名度?我们拭目以待。
三、网友评论